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780|回复: 0

触摸玉屏书院(厦门五中)岁月留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30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触摸玉屏书院(厦门五中)岁月留痕2014-03-18 熙雯 [url=]厦门全攻略[/url]

       厦门是座文化底蕴深厚、教育根基深植的城市。据史料记载,厦门最早的一所书院是创建于元朝至正十年(1350年)设立于同安城关的文公书院。时过数百年,至清末民国初年,厦门有名可考的书院居然就有19所之多。民国初年以来,双溪书院、舫山书院、凤山书院、紫阳书院、玉屏书院先后改为近代学堂。随着时代的前进,旧制的书院、近代学堂,有的日趋式微,有的新绿勃发,还渐渐嬗变成为现代的、知名的学校。玉屏书院是厦门人心目中普遍认知的一所。
       玉屏书院是厦门岛创建最早、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书院,它坐落在厦门老城东北角的玉屏山麓。清康熙二十年(1681)台湾平定后,威略将军吴英驻厦期间,在山麓旧时义学的遗址上创建文昌殿,又有关郎中同时创建朱子亭、学舍,创办书院。书院一直延续至清末废科举,地方政府和社绅将玉屏书院改名厦门中学堂。民国元年改为思明中学, 1917年春收归省立,称省立十三中。1928年更名省立厦门中学。解放后,省中和市中合并,称厦门一中。1953年,厦门一中迁深田路现址,玉屏书院旧址改为厦门第五中学,其后门就在玉屏巷内。
玉屏书院牌匾
       霏霏细雨中,我走到中山公园南路上坡处,此地曾是名贯八闽的玉屏书院的旧址。靠左前行,我拐进玉屏城边上的小巷,走进厦门五中,迎面入目是一字型27级的观众看台大台阶,看台正中花岗岩石墙上,镶嵌着镌刻于乾隆辛未年(即乾隆十六年、1751年)玉屏书院的花岗岩鎏金石牌。拾级而上,即可看见一座六角碑亭(玉屏亭),亭内矗立一方石碑,这是至今可追溯玉屏书院发展史的一件重器。

玉屏石牌
        据《厦门志》等载,玉屏书院始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将军吴英建文昌殿、萃文亭。后户部郎中雅奇增建集德堂,增置学舍,为士子课文场所。乾隆十六年(1751年),水师提督倪鸿范与兴泉永道白瀛、厦防同知许逢元,会同地方绅士共同募捐,在文昌殿右辟地盖讲堂1所,斋庑8间,聘进士蓝应元出任山长。这就是玉屏书院倡办初年的景况。当时的厦门防务当局不仅守土一方,尚能眷顾乡梓、兴办学堂,实为不易。当时的乡绅或自解其囊、或劝募散资,众人热心于兴学,绅士黄日纪等捐银3000余两,以年息资备膏火。复买文昌殿右侧瓦屋20余间,建崇德堂、芝兰室、漱芳斋以充学舍。“玉屏书院碑记”所记录的就是那一段时间书院扩建的史实。
   悠久历史   

   
厦门中学堂师生合影(1906年)。

   
省立第十三中学校门(1917年)。

省立厦门中学校门(1929年)。


清乾隆十六年创办的“玉屏书院”(1751年创办)

  课改掠影   
国史论坛:《民族情 爱国心》师生讨论会。

  
显微镜下师生情。


数学课上师生互动。

英语课堂对话训练。

   精英人才   
      玉屏书院历史悠久,拥有百年树人的称号。玉屏书院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许多热血青年在这里求学求真,走上革命道路。叶飞、方毅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这所学校的学生,著名科学家卢嘉锡曾在这里任教;厦门五中是求真的沃土、革命的摇篮,培育出一大批社会精英人才。其中现国务委员陈至立、外交大使黄桂芳、马来西亚丹斯里拿督林清标、集美大学校长辜建德、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陈志达、著名企业家陈金烈、潘金龙等就是杰出代表。
校友叶飞将军。


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校友回母校在古碑前留影。


省中地下党部分校友在玉屏书院碑前合影。


1948年省中学生参加全市大中学校反美扶日大**。
======================
编后语:时光飞逝,如今的玉屏已不再是以前的玉屏,几年前,初闻厦门五中与厦门一中合并,本以为是传言,可如今也已是事实。常闻有大学之附属中学、中学之附属小学者,而不闻中学又有附属中学者。得附厦门一中之末,厦门五中或有荣耀焉。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GMT+8, 2024-5-24 05:55 , Processed in 0.0682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