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474|回复: 0

提升中心城市引领发展效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8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蓝青田 于 2021-12-28 15:23 编辑

        提升中心城市引领发展效应

2021年12月27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为主要空间载体,促进区域间要素流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12月20日,第四届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高层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郑州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新形势下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的使命担当、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
  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起引领带动作用。目前,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9座城市。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表示,国家中心城市位居全国城镇体系最高位置,具有重要的城市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是国内重要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它们开放度高且兼具国内与国际双重职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要建设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之间互动融合发展。

  加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联动发展,以此带动区域发展并参与国际竞争,是国家中心城市重要功能。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征学认为, “十四五”时期,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新经济空间分散布局的趋势还会延续,但依然集中在省会城市和沿海副省级城市。面对这一新变化,他建议,中心城市要实现差异化发展。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要强化主体功能,在其周边城市群发展中要突出同城化;郑州要再工业化,强化城市功能,与周边城市的发展要做到一体化;西安要壮大规模,强调特色功能,与周边城市的发展要做到协同化。
  总部聚集地是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制高点,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各类总部机构落地发展有利于提升国家中心城市能级和竞争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立群认为,发展总部经济、汇聚总部资源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中心城市要把握合作方式和对接线路,根据总部机构的类型、需求和特点制定“一对一”“点对点”的定向吸引政策和对接线路图,以提升招引总部机构的引力和效果;应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的服务能级,营造适合总部机构运营发展的生态系统,加快完善投资环境优、服务效率高、创业创新吸引力大的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都市圈建设能够促进各类要素在不同规模和功能相异的城市间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中心城市和周边区域的经济联系,实现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进而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
  都市圈介于城市和城市群之间,是要素和资源突破行政边界束缚、实现跨区域配置的重要空间尺度。在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看来,与单个城市相比,都市圈一般由中心城市及周边中小城市组成,具有紧密的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因此具有超越单个行政城市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区域治理能力。都市圈是突破行政边界的基本空间单元,是实施区位导向性政策的重要空间单元,是城市群建设的基础空间单元,是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城市群建设不可逾越的阶段。加快以小尺度、相对精准、跨区域为主要特征的都市圈建设,有助于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19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梯次形成若干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现代化都市圈”的提出是城市治理理念和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赵弘认为,都市圈是一个以经济势能强大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地域相邻、联系紧密的城镇所形成的经济社会高度一体化的区域。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要“因市制宜”规划,要创新规划落实的机制保障。当前,学界对城市群的研究较多,对都市圈的重视和研究不够。现代都市圈建设要以构建“一小时通勤圈”为核心,前瞻性地规划建设地铁、快线铁路、市郊铁路三个层次的轨道交通。
  着力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功能
  国家中心城市是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实现现代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全球竞争。未来,要着力提升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发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的作用。
黄征学提出,中心城市要着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增强国家中心城市的全球创新功能、要素配置功能、国际交往功能和文化创意功能。在陈耀看来,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外部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学界应加强对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设立标准、空间布局及扩容等问题的研究,为国家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尹涛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要凸显广州的核心引擎地位,持续强化广州省会城市功能,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打造枢纽之城;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打造实力之城;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打造创新之城;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打造机遇之城;建设人民城市,打造品质之城。
  “应分阶段有序推进郑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王建国提出,郑州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新格局的重要表现形式,要遵循城市圈形成和发展规律,结合现实基础条件,分阶段、有重点高质量推进郑州都市圈快速健康发展。
  会议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郑州师范学院、河南省高校智库联盟主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GMT+8, 2024-4-29 13:45 , Processed in 0.0688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