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738|回复: 0

新闻发布会 | “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之三:建设富美新漳州 创造高品质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9 09: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发布会 | “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之三:建设富美新漳州 创造高品质生活
地方平台发布内容
福建学习平台
2022-05-18
已订阅
今天是第三场“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邀请到中共漳州市委书记张国旺,中共漳州市委副书记黄水木,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余向红,他们将介绍“建设富美新漳州 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谢勤亮(福建省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新闻发言人):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出席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非常高兴邀请到中共漳州市委书记张国旺先生,中共漳州市委副书记黄水木先生,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余向红女士,他们将向大家介绍“建设富美新漳州 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有请张国旺书记通报有关情况。

张国旺(中共漳州市委书记):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漳州市专场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漳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初心使命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老百姓的期盼作为奋斗目标,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加快建设富美新漳州,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殷实、更安康、更舒适、更幸福。

一、突出富民增收,持之以恒抓产业稳就业,人民群众获得感实现历史性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精准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在2019年6月提前一年半实现全市域脱贫摘帽的同时,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

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接续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相继实施“六比一看”和“七比一看”竞赛,启动“千百亿产业培育行动计划”,古雷炼化一体化、中沙乙烯、漳州核电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海洋经济等产业集群加速聚集,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GDP从2012年的2018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5025亿元,人均GDP从41710元提高到99218元,均翻了两倍多,跻身全国城市GDP50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十年来全市新增就业人数49.7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3951元增加到43309元,年均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0389元增加到23582元,年均增长9.7%;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从2.07缩小到1.84,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二、突出惠民提质,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功能,人民群众幸福感实现系统性增强。我们聚焦群众“衣食住行学、生老病死养”等实际问题,每年策划实施一批补短板工程包,全面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一体化,农村低保标准从2012年的1800元/年提高到2022年的9780元/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持续提标扩面。开工建设一批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项目,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35.41平方米提高到49.75平方米,比全省人均高5.95平方米。

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教育方面,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不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新改扩建中小学项目492个、公办幼儿园项目309个。医疗方面,三级医院从3家扩增到10家,新增医疗床位16080张、卫技人员17374人,都新增1倍以上。养老方面,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从2012年的21.2张提高到2021年的39.3张,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便民服务方面,全面推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掌上可办”,便民服务效能、审批服务效率均居全省前列,12345政务服务热线群众满意率99.99%、全省第一。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276公里、农村公路3291公里,全市公路网密度从每百平方公里的80.91公里提高到102.24公里。建设城市公园绿地1980公顷、绿道1040公里,人均公园面积从12.5平方米提升到16.22平方米,上榜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十大“心仪之城”。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提升两个“五年行动”,打造110个乡村振兴特色样板村,串联28条精品线路,形成“点上有精品、线上有美景、一线一特色”。

三、突出安民维稳,深入推进平安漳州建设,人民群众安全感实现全方位保障。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快准严实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有效处置多起局部散发疫情,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更加完善、能力明显提升。持续深化平安建设,入选首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扫黑除恶、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等工作扎实有效,平安建设考评实现全省“五连优”,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漳州110”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将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中促进共同富裕,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奋力谱写富美新漳州建设新篇章中创造高品质生活,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谢谢大家!

新华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漳州市委、市政府每年都会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请问具体都有哪些?谢谢!

黄水木(中共漳州市委副书记):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现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正如刚才张书记所说,我们始终把群众的期盼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8.4%,共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290项,累计投入1010亿元,持续推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一是教育均衡促公平。通过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持续增加公办学位数,仅2017年以来就新增公办学位21万个,增幅位居全省前列。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市应开展课后服务的622所义务教育学校已全部开展,受益学生42万余人。稳步实施公民办中小学同步招生、小学升公办初中学校多校划片等,让广大学生能够同等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是深化医改优服务。全面铺开分级诊疗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市现有医疗床位数是2012年的2.2倍;卫技人员数是2012年的2.1倍。在全省率先实现标准化公办村卫生所全覆盖。推广“上车即入院”5G+智慧急救模式,最大限度缩短抢救等待时间。

三是围绕基本保住房。全市共改造各类棚户区12.18万套,9.69万户家庭实现“出棚进楼”;投入30亿元,配租配售各类保障性住房2.13万套、发放城镇住房租赁补贴3.06万户,进一步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完成180个老旧小区改造、45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惠及居民5.7万户。

四是社会保障强兜底。坚持应保尽保、应助尽助,逐年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农村低保标准从2012年的1800元/年提高到2022年的9780元/年,并于2017年全面实现城乡标准一体化。

与此同时,我们还着力解决“出行难”“停车难”等问题。中心城区公交线路由23条增加到63条,新增城市公共停车泊位2.75万个;完成主城区13条市政道路整治提升;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3291公里。道路运输能力、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着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持续新建、改造一批综合性文化休闲场所,郊野公园、口袋公园、荔枝海、香蕉海等应运而生。建设智慧体育公园,积极打造城市智慧运动空间,城市“15分钟健身圈”进一步完善,行政村农民体育运动场地健身工程覆盖率达90.6%。着力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启动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行动,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双下降”。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漳州市委、市政府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提出的“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的要求,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努力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我就发言到这里,谢谢大家!

中国日报:


想请问余向红副市长,“入学难”“看病难”一直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请您更详细介绍一下漳州市在解决教育和医疗卫生问题方面所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谢谢!

余向红(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是现实所需、民心所向。漳州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举全市之力,一手抓“增量”、一手提“质量”,努力实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看好病。

在抓“增量”上。我们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建成了漳州一中高中部、市医院总部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进教育和医疗资源大幅增加。教育方面:通过实施一批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持续增加优质公办学位数,仅2017年以来,就新增优质公办学位21万个,更好满足了群众上好学的需求。特别是公办幼儿园净增学位7.65万个,增量位居全省第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9.6%、普惠性幼儿园占比94.7%,均位居全省前列。医疗卫生方面:全市现有医疗床位2.93万张,比十年前增加了1.61万张,千人均床位数达到5.8张,超过省定标准;卫技人员3.27万人,比十年前增加了1.74万人,千人均执业(助理)医师数2.34人、千人均注册护士数2.85人,均超省定标准;在全省率先实现标准化公办村卫生所全覆盖、医保村村通,被国家卫健委评为全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典型案例。

在提“质量”上。我们向创新要动力、向制度要活力、向管理要效率,扎实推动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教育均衡,利用集团化办学、精准帮扶等模式,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全面辐射拓展。目前,全市高中学校63所,其中三级及以上达标高中57所,占比90.5%;义务教育学校956所,已创建省级标准化学校722所;全市各级各类示范性幼儿园共382所,优质资源覆盖率达到40%以上。此外,我们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创建全国高水平专业群1个,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3所、高水平专业群13个,建成全省最大的职业教育园区,助力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二是推动医疗提质,医疗“创双高”成效明显。五年来,三级医院从3家增至10家,已建成省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5个、院士工作站2个、名医工作室59个;“上车即入院”的5G+智慧急救模式被列入全国试点,实践证实,使用智慧急救平台可为卒中患者节约20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推行床边、护士站内费用直接结算,改善患者就医体验,2021年群众满意度达到96.6%,位居全省前列。

下阶段,我市将继续奋力前行,努力打造更多好学校好医院、培育更多好老师好医生,推动教育和医疗均衡优质发展,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福建日报:


漳州市正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提升工作,请介绍一下漳州在这方面的情况和做法?谢谢!

黄水木(中共漳州市委副书记):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漳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2021年,我市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工作考核位列全省第一,全省农村建设品质提升现场推进会在漳州召开。今年一季度,漳州市农村建设品质提升重点任务13项指标排名均在全省前列。截至4月底,全市农村建设品质提升重点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105.7%。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这项工作:

一是聚焦整治提升,策划实施项目。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5类工程25项重点任务出发,策划实施一批紧贴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整治提升项目,并推动实现各县(区)全覆盖。去年,一批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完成,包括建成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9处,受益人口15.1万人,工程完成量排在全省第三;打通 20.3公里“断头路”,惠及群众 7.97万人,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85.1公里,完成计划投资的263%;完成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128个,直接受益人口 20.7万人,项目完工率排在全省第二,整治既有裸房完成率排全省第二。

二是聚焦常态治理,健全长效机制。针对农村建房、保洁、维护等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研究出台《建立健全农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机制》《漳州市农村保洁员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以我市长泰区为主起草的省地方标准《村容村貌管理与维护规范》在全省实施。古雷开发区、常山开发区等率先以县域为单位捆绑打包村庄保洁、垃圾转运、农村公厕管护等,进行市场化运营,全市垃圾清扫保洁和转运采取市场化服务的村庄达到73.7%,有效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公厕管护的规范化水平。全市共实施13个县域农村生活污水PPP项目,覆盖全市60%的乡镇和44%的行政村,计划总投资66.9亿元,已全部进入实施阶段。

三是聚焦高质推进,强化跟踪问效。把“农村建设品质提升”纳入市委、市政府竞赛活动重点内容,建立“每月一调度通报、每季一推进点评、年终一总评约谈”等制度。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以明察暗访的形式逐村开展全方位检查,检查情况直接呈报市委市政府。组建抽查工作组,每季度按照全市村庄总数的10%比例组织开展“回头看”,抽查结果以文件形式通报。同时,突出结果运用,把农村建设品质提升纳入市政府绩效考评内容,建立正向激励、鞭策后进的奖惩机制,推动农村建设品质提升有序推进、高效运转。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福建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


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是与群众关系最为密切的民生问题。请问漳州作为“中国食品名城”,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余向红(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关注,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仅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党和政府最关注的问题。早在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就亲自部署、全面推进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等工作,开了全国治理“餐桌污染”之先河。

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为统领,把食品安全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有效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主要做了几件事:

一是抓抽检,创新“你点我检”等抽检模式,2021年全市食品安全抽检量达到每千人7.7批次,比十年前增长了一倍以上,超出省定标准40%;全市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9.7%,比省定标准高出1.7个百分点;加工食品抽检总体合格率达到99.6%,比省定标准高出0.8个百分点;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9.8%,比省定标准高出1.3个百分点。

二是抓治理,深入开展农药使用减量化、校园食品安全守护、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进口食品“国门守护”等行动,建立健全“一品一码”食品安全全程追溯体系,打造全省首个小作坊云集中加工区,持续提升全域食品安全治理效能。目前,全市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共有2.9万家食品种养殖、生产经营单位纳入信息追溯平台,累计上传数据达到7586万条。

三是抓产业,从产业布局、政策扶持等方面促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至2021年底,全市有规模食品工业企业602家,实现产值1698亿元,约占全省食品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一,位居全省第一。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2019、2020年在省食品安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评为A级;2020、2021年,食品安全满意率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三;目前全市共有地理标志商标152件,居全国设区市首位,其中食品类地标就有142件。

保障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我们将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构建“市县乡村全覆盖,从农田到餐桌,从线上到线下,从质量安全保障到品质营养提升”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获得感、满意度。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香港镜报:


提到平安漳州建设,我们总会想到“漳州110”。去年,“漳州110”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请问“漳州110”对平安漳州建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里?这个问题请问黄水木副书记,谢谢!

黄水木(中共漳州市委副书记):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漳州110”是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的简称。1990年,他们在全国首创110报警与巡警队伍相结合,实现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功能的有效整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多次亲临“漳州110”考察指导,称赞其为“人民的保护神”。漳州人民发出了“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的由衷赞许。

“漳州110”对平安漳州建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突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漳州110”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针对群众反映“遇到困难不知道找谁”的问题,主动换位思考,转变理念,坚持警务围着民意转,创立了110报警服务台,走出了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的新路子。特别是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漳州110”百名民警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组建“漳州110党员突击队”,冲在疫情防控一线,确保了社会安定稳定。我市现行命案、“两抢”和“八类案件”连续多年实现全破,刑事犯罪警情、群体性事件、严重暴力犯罪案件逐年下降。

二是建立了一套快速反应的作战体系。“漳州110”始终把“再快一秒”作为目标追求,大力推动警务机制创新发展,从初创时期值班期间实行不脱衣、不脱裤、不脱袜的“三不脱”制度,到建立全天候巡防网络,变坐等接处警为就近接处警,再到率先实行110、119、122“三台合一”,创新“海上110”,实现110指挥体系“海陆并网”。近年来,我们持续探索新一轮110警务改革,以组建110大数据合成作战中心为引擎,着力构建“快派快处、快破快挽、快督快结、快奖快惩”全息作战体系,努力实现警务系统全链条快速反应、无缝衔接。通过“再快一秒”,更好的震慑犯罪,更多的追赃挽损,更及时的固定证据。目前,“漳州110”接处警五分钟限时到场率达91%,非违法类警情现场调处率达93%,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100%。

三是构建了社会联勤联动的服务格局。为更加有效解决民生问题,早在1996年,“漳州110”就开始尝试与十几家单位建立共建关系,携手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之后,又率先推动建立110社会服务联动机制,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商、供电、邮电、卫生等部门通过110联动机制组织起来共同为民服务,改变了当时有些职能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机关作风。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借鉴新时代“漳州110”经验,以“基础实”护“百姓安”,创新打造了“民生110”“民间110”“社区(乡村)110”等一批基层社会治理品牌。“漳州110”与这些治理品牌融会贯通、无缝对接,涵盖了警务和民生两大内容,有力推动漳州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人民群众安全感也得到了全方位保障。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闽南日报:


我们关注到,漳州市破解养老用房配套建设难题的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案例。可否请余向红副市长介绍一下漳州市的具体做法和成效,以及“十四五”期间漳州市在养老服务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打算?谢谢!

余向红(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养老问题的关注。漳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奋力拼搏、笃行不怠,大力推动养老服务工作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镇街级养老服务中心从没有增加到63所,社区养老服务站由10所增加到323所,农村幸福院由140所增加到1364所,养老床位从1.27万张提高到3.7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从21.2张提高到39.3张,超过省定标准12.3%。

日前,我市推动养老用房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我们重点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实施闭环联审机制。由民政部门全程参与新建小区控制性规划、方案设计、竣工验收等环节的联合审查,确保养老设施规划合理、用房面积配建到位。

二是建立货币补偿机制。对配建面积未达标的楼盘,由开发商按照楼面价的1.25倍缴纳配套建设费,专项用于养老服务。这一做法既有效推动配建政策落地落实,也为一些小规模楼盘的开发商提供更多选择。

三是明晰房屋产权归属。明确养老用房的产权归属政府,要求开发商在建成后同步移交并配合办理产权登记。政策实行以来,全市共配建养老用房4.2万平方米,平均每百户配建养老用房63平方米,是国家标准的3.2倍。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

一是保障基本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经济困难高龄和失能老年人购买基本的照护服务。

二是继续做好社区养老服务。建设一批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和城乡养老餐厅,提升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水平。

三是发展机构养老。以我市被确定为福建省医养结合综合试点地区为契机,积极培育养老服务市场主体,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60%,镇街范围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也要超过60%。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谢勤亮(福建省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新闻发言人):

感谢余副市长的回答,现场答问就到这里。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各位领导的解答。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郑雅梅 袁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GMT+8, 2024-4-30 00:07 , Processed in 0.0611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