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20078|回复: 121

飞长40年后泉厦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3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泉厦自古是一家。1933年厦门设市,泉厦这才分离。八十年代市领导县体制推广,福州八邑复合,泉厦却因特区原因未能复合。泉厦虽然行政分离,但社会经济文化联系依然密切。
改革开放后,泉厦高速发展,自1978年至2017年,泉州GDP增长968倍,厦门GDP增长906倍,泉厦增长944倍,遥遥领先于全省其他地区,也遥遥领先于全国除深圳、东莞、珠海三市之外的其他地区。泉厦GDP占全省的比重从1978年的18.96%上升到2017年的36.84%,增加1倍;占全国比重则从1978年的0.34%上升到2017年的1.44%,增加3倍。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厦门。厦门土地面积仅有1699平方公里,经济密度仅次于深圳、上海、东莞、广州,高居全国第五,考虑到厦门生态控制线范围981平方公里,实际可建设土地不足700平方公里,按可建设土地计算的经济密度实际上超过上海,仅次于深圳,高居全国第二,因此土地稀缺,地价高企。因此,厦门发展走的是集约型、高质量路线。改革开放40年后半程,厦门城市建设尤为引人注目,本世纪头16年,厦门城市人口规模以年均7.5%的速度增长,高居全国第一,超过苏州的6.3%,北京的4.6%,上海的3.5%,广州的3.6%,深圳的3.1%。厦门已然从一座炮火洗礼过的前线小城,发展成为一座崭新美丽的有着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然而,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新常态。一方面产能过剩、市场饱和成为常态,盲目投资扩大生产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改革开放政策已在全国全面推开,中西部获得更大支持,泉厦既有产业(尤其中低端产业)面临着巨大挑战。既有产业优势消退,面临巨大冲击,又不能盲目扩大投资,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来发展经济,怎么办?只能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靠创新驱动和协作增效。


外部环境和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在内部,泉厦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是厦门的高经济密度,土地稀缺,地价高昂使得一般产业难以生存发展,只有高端产业才能发展,而高端产业需要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和人才、技术、资本的支撑。二是泉州在40年高速发展之后环境竞争力下降,产业结构中低端占比太大,亟需转型升级。


当前,泉南大量土地亟需整治,以高端产业替代低端产业,提高土地利用率,但是泉州却缺乏所需的财力;而厦门却正好土地稀缺,而财政相对充裕,两者正好可以合作。厦门未来在于发展中心城市服务职能,而泉州未来在于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两者正好可以优势互补,分工合作,互利共赢。厦漳泉同城化可以广泛深入地扩大一千多万人口的分工合作,极大促进协作增效,更加重要的是促进人们的交流学福坛创新应用,从而大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我们看全国人口经济密度分布,全国高经济密度TOP15包括珠江口深圳-东莞-广州-佛山-中山-珠海等相连六市,长江口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相连四市,厦门、南京、武汉、北京、天津等五市,此外,成都、重庆等市区经济密度都比较高。高经济密度是城市化区域的重要特征。城市因为集聚产生更有效的协作,更强的创新,所以每一分投入能产生比非城市化地区更大的效益,由此更吸引要素投入,更多投入又产生更大协同创新,循环累积,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更强。



福建高密度地区首先是九龙江口至晋江口地区,其次是闽江口地区。从九龙江口到闽江口地区是福建人口经济密集区,相比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福建太小太弱,从九龙江口到闽江口区域正是福建的重点区域,这个区域又可以分为闽江口地区、兴化湾-湄洲湾地区、九龙江口-晋江口地区,其中两端是人口、资本、技术集聚区,中间是临港产业侧重发展区。

九龙江-晋江口地区又可以分成四个重点环节:环泉、环金、环厦、环漳,四者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其中,环金地区是泉厦主要待开发区,也是泉厦整合的关键地区,泉厦应合力建设环金创新协作示范区,引领泉厦发展,引领厦漳泉发展,引领海西发展,助力两岸融合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福建今后必须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然而在最具关键作用的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方面,福建相对于周边长三角、珠三角、台湾都太弱小了,福建必须一方面集中力量,一方面借力长三角、珠三角、台湾,而环金创新协作示范区正是最好选择。这里有海西最大机场、最强大学、最浓厚的创业氛围,这里将有望建设成海西硅谷。


1978年至2017年中国、福建、泉州、厦门GDP:
年份
中国
福建
泉州
厦门
厦门/泉州
泉厦
泉厦/福建
泉厦/中国
1978年
3678.7
66.37
7.79
4.80
61.56%
12.59
18.96%
0.34%
1979年
4100.5
74.11
9.26
5.32
57.46%
14.58
19.67%
0.36%
1980年
4587.6
87.06
12.4
6.40
51.61%
18.80
21.59%
0.41%
1981年
4935.8
105.62
13.21
7.41
56.07%
20.62
19.52%
0.42%
1982年
5373.4
117.81
14.52
8.67
59.74%
23.19
19.69%
0.43%
1983年
6020.9
127.76
16.69
9.44
56.56%
26.13
20.45%
0.43%
1984年
7278.5
157.06
20.82
12.29
59.03%
33.11
21.08%
0.45%
1985年
9098.9
200.48
25.16
18.36
72.97%
43.52
21.71%
0.48%
1986年
10376.2
222.54
28.61
21.19
74.05%
49.80
22.38%
0.48%
1987年
12174.6
279.24
34.59
25.49
73.70%
60.08
21.52%
0.49%
1988年
15180.4
383.21
47.11
35.98
76.36%
83.09
21.68%
0.55%
1989年
17179.7
458.4
53.48
47.92
89.61%
101.40
22.12%
0.59%
1990年
18872.9
522.28
61.87
57.09
92.27%
118.96
22.78%
0.63%
1991年
22005.6
619.87
79.32
72.00
90.77%
151.32
24.41%
0.69%
1992年
27194.5
784.68
127.12
97.67
76.84%
224.79
28.65%
0.83%
1993年
35673.2
1114.2
233.92
132.32
56.56%
366.24
32.87%
1.03%
1994年
48637.5
1644.39
375.97
187.04
49.75%
563.01
34.24%
1.16%
1995年
61339.9
2094.9
496.39
250.55
50.47%
746.94
35.66%
1.22%
1996年
71813.6
2484.25
588.28
299.94
50.99%
888.22
35.75%
1.24%
1997年
79715
2870.9
682.26
358.71
52.58%
1040.97
36.26%
1.31%
1998年
85195.5
3159.91
773.59
403.17
52.12%
1176.76
37.24%
1.38%
1999年
90564.4
3414.19
849.82
440.54
51.84%
1290.36
37.79%
1.42%
2000年
100280.1
3764.54
931.08
501.87
53.90%
1432.95
38.06%
1.43%
2001年
110863.1
4072.85
997.73
558.33
55.96%
1556.06
38.21%
1.40%
2002年
121717.4
4467.55
1080.75
648.36
59.99%
1729.11
38.70%
1.42%
2003年
137422
4983.67
1214.11
759.69
62.57%
1973.80
39.61%
1.44%
2004年
161840.2
5763.35
1405.12
887.71
63.18%
2292.83
39.78%
1.42%
2005年
187318.9
6554.69
1641.1
1006.58
61.34%
2647.68
40.39%
1.41%
2006年
219438.5
7583.85
1932.48
1173.80
60.74%
3106.28
40.96%
1.42%
2007年
270232.3
9248.53
2343.3
1402.58
59.86%
3745.88
40.50%
1.39%
2008年
319515.5
10823.01
2795.63
1610.71
57.62%
4406.34
40.71%
1.38%
2009年
349081.4
12236.53
3069.5
1737.23
56.60%
4806.73
39.28%
1.38%
2010年
413030.3
14737.12
3564.97
2060.07
57.79%
5625.04
38.17%
1.36%
2011年
489300.6
17560.18
4202.88
2539.31
60.42%
6742.19
38.39%
1.38%
2012年
540367.4
19701.78
4702.7
2815.17
59.86%
7517.87
38.16%
1.39%
2013年
595244.4
21868.49
5216.16
3006.41
57.64%
8222.57
37.60%
1.38%
2014年
643974
24055.76
5733.36
3273.58
57.10%
9006.94
37.44%
1.40%
2015年
689052.1
25979.82
6137.71
3466.03
56.47%
9603.74
36.97%
1.39%
2016年
744127
28519.15
6646.63
3784.27
56.94%
10430.90
36.58%
1.40%
2017年
827121.7
32298.28
7548.01
4351.18
57.65%
11899.19
36.84%
1.44%


中国经济密度TOP15
城市
面积
2016GDP
2016地均GDP
2016位次
2017GDP
2017地均GDP
2017位次
深圳
1997
19492.6
9.76
1
22438.4
11.24
1
上海
6340
27466
4.33
2
30133.86
4.75
2
东莞
2465
6827.6
2.77
3
7582.12
3.08
3
广州
7434
19610.9
2.64
4
21503.2
2.89
4
厦门
1699.39
3784.2
2.23
5
4351.18
2.56
5
佛山
3875
8630
2.23
6
9549.6
2.46
6
无锡
4628
9210.02
1.99
7
10511.8
2.27
7
苏州
8488
15400
1.81
8
17319.51
2.04
8
中山
1784
3202.78
1.80
9
3450.31
1.93
9
南京
6587.02
10503.02
1.59
10
11715.1
1.78
10
北京
16410
24899.3
1.52
11
28000.4
1.71
11
天津
11946
17885.39
1.50
12
18595.38
1.56
13
武汉
8494.41
11912.61
1.40
13
13410.34
1.58
12
常州
4385
5773.9
1.32
14
6620
1.51
14
珠海
1711
2226.37
1.30
15
2564.73
1.50
15
泉州
11015
6646.63
0.60
32
7548.01
0.69

福州
11968
6197.77
0.52
38
7104.02
0.59


闽江口-九龙江口.jpg 环厦环漳环泉环金.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3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雄起东南qz 于 2018-4-6 12:10 编辑

泉厦GDP占全省比重曲线.jpg
泉厦城市化同城化.jpg 厦漳泉都市区周围六大都市区.jpg 福建省高速公路布局方案图.jpg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3 18: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只鸵鸟始终不愿意承认闽南实际上很散,还在幻想自己是东京,看东京所长的痣是美人痣就天真地以为自己的黑色素瘤也是美人痣。

点评

楼主写的很好啊,图文并茂,有理有据,福州人怎么就见不得别人好呢,害怕厦漳泉强大吗?这是对福建有利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20 18:28
本论坛就是有这种傻B存在,才显得一些人高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7 00:04
你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为什么人一提出来就在喷呢。 垃圾还是垃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8 14:24
回复 0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3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厦GDP占全国比重曲线.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3 21: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现在越来越平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3 22: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gmoon 发表于 2018-4-3 19:00
你都不觉得自己该吃药吗

你都不觉得自己该吃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4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福州和泉厦的GDP比值为100.74%,2008年这个比值降为53.46%,泉厦几乎是福州的二倍。此后,得益于平潭和福州新区的大投入,到2017年,这个比值上升到59.7%,但这种投资驱动发展模式是否可持续仍有待观察。
福州和泉厦GDP比值变化曲线.jpg

点评

很简单,资本、土地、劳动力。投资驱动发展模式是否可持续仍有待观察?那你得看集约化的土地应用和人口在闽江下游的聚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4 23: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4 01: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gmoon 发表于 2018-4-3 19:00
你都不觉得自己该吃药吗

你应该吃药了,我多看不下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4 22: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高经济密度TOP15包括珠江口深圳-东莞-广州-佛山-中山-珠海等相连六市,长江口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相连四市,厦门、南京、武汉、北京、天津等五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4 23: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经济密度是城市化区域的重要特征。城市因为集聚产生更有效的协作,更强的创新,所以每一分投入能产生比非城市化地区更大的效益,由此更吸引要素投入,更多投入又产生更大协同创新,循环累积,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更强。
福建高密度地区首先是九龙江口至晋江口地区,其次是闽江口地区。从九龙江口到闽江口地区是福建人口经济集聚区,相比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福建太小太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4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qz 发表于 2018-4-4 00:04
1978年福州和泉厦的GDP比值为100.74%,2008年这个比值降为53.46%,泉厦几乎是福州的二倍。此后,得益于平潭 ...

很简单,资本、土地、劳动力。投资驱动发展模式是否可持续仍有待观察?那你得看集约化的土地应用和人口在闽江下游的聚集。

点评

新常态的一个特征是市场饱和,产能过剩,可以说也包括城市。中国现在已不仅仅农村空心化,部分城市也开始萎缩。目前已有84座城市人口在萎缩,真正增长的将越来越成少数。而所有城市规划预期都是增长的,大量城市在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5 20: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5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泛船浦 于 2018-4-6 02:13 编辑

1978年福州和泉厦的GDP比值为100%,2008年这个比值降为53%,此后到2017年,这个比值上升到60%。

经济学的语言中,土地(不性)、劳动力(流动性)和资本(流动性)是基本的生产要素。投资驱动发展模式,还得看土地应用集约化和劳动力人口在闽江下游的聚集程度。城市因为集聚产生更有效的协作,更强的创新,更大的效益,由此更吸引要素投入,循环累积。

目前,福建高密度地区首先是九龙江口至晋江口地区,其次是闽江口地区。GDP比值的变化反应了相互的变化,也就是介于53%和100%之间。



我认为,闽江相当于晋江九龙江之和是大势所趋。

点评

从2017年的人口增长情况看,全省人口主要在九龙江口-晋江口地区和闽江口地区集聚的状况非常明显,而前者对后者仍在扩大差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5 21: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5 2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泛船浦 发表于 2018-4-4 23:51
很简单,资本、土地、劳动力。投资驱动发展模式是否可持续仍有待观察?那你得看集约化的土地应用和人口在 ...

新常态的一个特征是市场饱和,产能过剩,可以说也包括城市。中国现在已不仅仅农村空心化,部分城市也开始萎缩。目前已有84座城市人口在萎缩,真正增长的将越来越成少数。而所有城市规划预期都是增长的,大量城市在大规模扩大投资,于是鬼城一个接一个出现,风险在不断累积。

点评

资本、土地、人口,三要素了。你扯人口流出的地方干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6 16: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5 21: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泛船浦 发表于 2018-4-5 00:49
1978年福州和泉厦的GDP比值为100%,2008年这个比值降为53%,泉厦几乎是福州的二倍。此后,得益于固定资产的 ...

从2017年的人口增长情况看,全省人口主要在九龙江口-晋江口地区和闽江口地区集聚的状况非常明显,而前者对后者仍在扩大差距。

点评

我认为比率在53%到100%之间,向100%移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6 01:13
理论上说,应该不存在你说的“前者对后者仍在扩大差距”。水资源决定了人口聚集能够达到的程度的重要因素。闽江之水大于九龙江与晋江之和。 泉州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06.14亿元,全市商品房销售1009.63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5 23: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5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泛船浦 于 2018-4-6 14:49 编辑
雄起东南qz 发表于 2018-4-5 21:08
从2017年的人口增长情况看,全省人口主要在九龙江口-晋江口地区和闽江口地区集聚的状况非常明显,而前者 ...

理论上说,应该不存在你说的“前者对后者仍在扩大差距”。水资源决定了人口聚集能够达到的程度的重要因素。闽江之水大于九龙江与晋江之和。



福州全市房地产增加值386.21亿元,增长15.2%。房地产开发投资1694.18亿元,增长0.9%,其中住宅投资增长4.8%。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685.46万平方米,增长38.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77万平方米,增长25.0 %。全市商品房销售额1863.55亿元,增长37.6%,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9.2%。(PS:2016年福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1679.44亿元,同比增长21.6%。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221.33万平方米,增长33.5%,其中住宅销售1021.23万平方米,增长36.3%)

厦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879.86亿元,增长14.9%。(PS:2016年厦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765.80亿元,同比下降1.1%)
http://k.sina.com.cn/article_6177021230_1702ddd2e034003pew.html

泉州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700.66亿元,同比下降0.8%,其中商品住宅投资440.22亿元,下降3.6%。商品房销售面积1244.50万平方米,增长23.3%,其中住宅1025.45万平方米,增长16.4%。商品房销售额940.69亿元,增长36.0%。(PS:2016年泉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706.14亿元,其中,商品住宅投资456.55亿元,增长4.6%;办公楼投资41.57亿元,下降22.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96.59亿元,下降10.9%。全市商品房销售1009.63万㎡,比增21.6%;商品住房销售881.08万㎡,比增24.7%。市本级商品房销售248.52万㎡,比增9.2%;商品住房销售221.62万㎡,比增12.2%。全市商品房均价7270元/㎡,同比下降0.5%;商品住房均价7085元/㎡,同比上涨3.2%。市本级商品房均价9176元/㎡,同比上涨1.1%;商品住房均价8929元/㎡,同比上涨2.1%。商品房销售额691.73亿元,增长33.4%。)

2017年,漳州全市房地产完成投资504.55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住宅完成投资340.84亿元,增长1.8%。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86.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销售面积总量创历史新高。在全省九个设区市中,漳州市总量仅次于福州市和泉州市。从商品房用途看,住宅销售面积608.09万平方米,下降9.9%。(PS:2016年漳州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462.85亿元,其中住宅334.86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745.09万平方米,增长35%,其中住宅674.80万平方米,增长35%。)

看看住房面积的增速,这是人数增长一个参考。还有一点就是人口的质量,参考住房套价,质量作用不亚于数量,参考住宅销售总额。还有就是人口中20~60岁的数量,就是人口年龄构成。这里例举的是2016至17的福州vs厦漳泉,真要全面比,应该列入福莆宁。

















点评

你可真是多虑了。洛杉矶地区年降水量约378毫米,洛杉矶河年均流量只有二千多万立方米,洛杉矶都市区人口却达二千万人左右。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河流,水量极丰,河口平均年径流量为5800亿立方米,但是,河口城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6 0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GMT+8, 2024-5-19 22:06 , Processed in 0.08617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