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488|回复: 5

【城市满血指数】厦门加速——知识经济崛起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6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20-02-26 13: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城市中心

关注


以下文章来源于城市化研究 ,作者许伟攀

城市化研究

致力于城市化研究,为您提供最前沿的学术观点及活动介绍。

许伟攀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博士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

版权说明:感谢作者授权发布,如有转载等事宜,请联系原作者。

防疫与复工,是一对典型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尽管现在部分省份出现0新增病例,但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城市的复工需要以防疫为根本底线。我们称防疫与复工协同进化的问题为城市满血复活问题。不同城市的满血复活的程度不同,不仅仅取决于疫情的变化程度,也决定于城市的生长动力的差异,尤其是产业结构的差异。自上周发布城市满血指数之后,许多城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尤其是新一线城市的满血复活趋势更为迅猛,凸显出中国经济转型的一面。不禁猜想:中国城市的知识经济要崛起了?

关于城市复工的度量有非常多的方法与数据。过去一周,百度城市出行数据(城市数据团),手机信令数据(联通),电力数(电网),企业工商数据(启信宝)等大数据分析纷纷出场,得到了许多方面的城市复工指标。也有课题组深入调研中国14个省98县,获得一手的复工资料,展现鲜活具体的复工难题(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正如前篇提到,无数微观个体的流动轨迹涌现出复工的集体智慧,不同研究机构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城市的复工现状,形成了社会对复工的全面认知(需要链接请留言)。而我们将一以贯之的百度人口迁徙数据计算城市满血指数,从不一样的侧面反映中国城市的满血复活程度。

本次城市满血指数为今年正月初七至正月廿八(2月21日)的城市人口净流量与去年同期的量的比值,跨越3个星期,涉及全国 335 个城市(州,地区)。同样的,我们得到了2019 年城市期内人口净流入量的前 40 名城市的满血指数排名以及近3个星期的指数变化(见下图)。

目前,40个城市的平均满血指数为26.8%。较7天前(2月14日),增长6.5%,平均每天约增长一个百分点。如果按照目前的人口迁徙速度,实现完整复工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这与“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的基本形势相一致。

前40个城市中,首次有3个城市的满血指数超过50%。大小依次为厦门(57%),上海(51%),成都(51%)。第四、五名分别为东莞(46%)和青岛(45%)。从变化上看,厦门表现尤为突出,七天前尚且位居第二,而今反超上海成为第一,且遥遥领先6个百分点。而成都的满血指数也几乎与上海持平。东莞、深圳、苏州等城市的位次亦有所跃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6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将所有城市放置在四象限图上,亦可发现诸多城市正在往满血复活线靠近(见下图)。

第一类是待复工的城市,如下图的右上部分。该类城市去年是人口净流入地区,目前流量未及历史同期水平,与对角线的垂直距离反映了城市生产未恢复的部分。该部分的满血指数的平均值从7天前的28%增长至2月21日的33%。

第二类是待返城就业的城市,如下图的左下部分。该组城市整体上也在向满血复活指数靠近。人口流出的平均值从7天前的30%增长到2月21日的36%。这反映出这类人口正在缓慢的流出。同样的,周口,阜阳等城市依然有大量的人口滞留在老家。


跨越3个星期看满血指数前十的城市,可以看到可喜的复工趋势(见下图)。即2月10日城市“回血”速度短暂放缓之后,10大城市整体迎来迅猛的增长。其中,厦门,成都表现尤为抢眼。厦门自开工伊始,经过21天,“回血”了近24个百分点,涨幅第一。现在满血指数位居第一,且保持着比较好的增长势头。上海自10号复工放缓后,目前仍旧较为审慎地增长。而成都的增长势头正猛,满血指数直逼上海。东莞也是后来居上,超过青岛,位列第四。北京,作为全国人民的首都,安全是第一考量;如今人口流入相对稳定,城市运作相对稳健。其他城市均有较好的增长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6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防疫与复工下的第三条路:转型

何以在全国城市“回血”整体未进入拐点之时,厦门、上海、成都率先跨过拐点(50%)?何以新一线的城市比一线城市表现得更为抢眼?东莞,作为工业城市,何以能够位居第四?我们认为,中国城市走出了一条知识经济道路。

从最具体的说起,正月开工之后,率先回流大城市的人主要有计算机,金融,法律,会计等高端服务业的朋友,乃至规划界的同仁。而他们正是知识经济中知识最重要的载体。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依赖于信息与通讯技术,以人力资本与组织为载体,融合于各行各业,进行知识与信息的生产、扩散与应用,是经济组织的一次换代升级。

经济发展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迈到知识经济。中国的经济腾飞源于中国的“人口红利”,较低成本的大规模劳动力驱动着中国的工业扩张。而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弱,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发生改变,创新成为第一驱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这几年的城市抢人大战便从侧面反映了这一趋势。

厦门、成都、东莞等城市的满血复活之路则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影子。厦门满血指数位居第一,既得益于其坚实的防疫能力,更取决于新的产业动力。近些年来,厦门市软件信息业发展迅速。譬如,风靡全国俊哥靓女的美颜相机源于美图科技,而其总部便位于福建厦门。几乎所有与电脑交互的行业都可以居家办公,而居家办公则能使人们远离新冠病毒,自然其行业从业人员回流的阻力则少了许多。


同样的,成都近些年的新经济发展良好,并应用于这次疫情防治中,比如四方伟业已在北京、广东、四川等地建设疫情大数据平台,提供疫情追踪、态势感知、物资调拨等服务;越凡科技研发的服务机器人已在成都市公共卫生医疗临床中心上岗,承担防疫宣传、物资配送、便民查询等替代工作等等(中国经营报)。

东莞,作为世界闻名的工业城市,也在这次疫情中华丽转身。实际上,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东莞便开始了艰难的转型之路。华为入驻东莞松山湖,为东莞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东莞正在改变传统的大规模劳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采用技能与技术驱动的发展方式。比如,东莞2018年提出了打造“技能人才之都”,拟引进与培养百万技能人才。同时,东莞也制定了各类机器人产业政策,实现人与机器的共同演进。

但是,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次疫情中严重受挫。工厂工人在空间上的迁徙能力往往不如白领的,其大多如今还滞留在自己的家乡。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没有工人则没办法进行复工。这在东莞同样是一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6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我厦{:7_2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6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疫情,可以说是对中国转型的一次淬炼。企业与城市在这次危机中需要寻找转型道路以求生存,各类学科需要重新思考疫情与自身的关系。区域协调发展在疫情冲击下应该如何走?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是一场“危机”,也是一次“契机”。

当然,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安全生产是复工的根本底线。厦门、东莞等城市实际上要更加的加强防范,守得住已有的成果。

《易》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6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GMT+8, 2024-5-19 07:34 , Processed in 0.06821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