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1089|回复: 14

转载文物旅游+ | 角美的前世今生(一)“石角东”,同安皮龙溪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2 0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迪迪古风 于 2020-11-21 08:08 编辑

角美,诚如其名,角落之美(尾),过去因是同安县与龙溪县交界的边陲而被称为“角尾”,今日也同样因地处厦门与漳州交界而成为两地最被忽视的新城。角美带给我们的误解,还远不止如此,源自同安县的“角尾”成为这块土地的代名词后,让人们更加忽视了这块土地原本的样子,“角尾”这张同安皮,是盖不住角美深厚的龙溪骨的。
特别说明:从本文起,本号陆续推出「角美的前世今生」系列杂记,以人文地理的角度还原角美的真实面目,系列文章采用专题描述,每段估约1000~1500字,完结后将合并为本号第175记。为利区分,本文以角美代表角美镇,石尾、角尾、东尾代表村和镇区。
角美的境遇与海沧极其相似,二者所体现的文化现象也相当一致,他们的成型均源自1957~1958年那次大规模的区划调整。原本属于同安县的积善里被一分为二,以文圃山为界,其西、南部与龙溪县江东桥以东地区合并为今日的角美镇,其北部后来演变为东孚镇,并在之后与从海澄县划入厦门的海沧镇合并为今日的海沧区。
与海沧区成型时间尚短,融合度尚不明显所不同,角美镇在经过六十年的深化交融后,已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以至于居住在文圃山周边的角美人,早已忘记了自己“同安骨”的事实,反之,具有鲜明同安皮特征的“角尾”,却掩盖了角美原本占据2/3分量的“龙溪骨”。
在角美成为一地代称前,“石角东”才是角美最符合事实的统称,诚如海沧镇的“三都”,东孚镇的“积善里”。“石角东”分别指代石尾、角尾和东尾,为了好听好看,“三尾”慢慢被“三美”所取代。
石尾,位于九龙江北港入海处,明代时石尾城所在地,一直到民国时期,都是角美地区通洋过番的航运中心,也是角美人离开故土的第一站;角尾,地处漳泉两府的官道枢纽,早时有河流由角尾直达壶屿入海,这条河流口小腹大,向来是漳泉两府、龙同两县交界,因百姓往来频繁而慢慢产生墟市,俨然一大市镇,故而人们常称之为“角美墟”、“角美街”;东尾,位于九龙江西溪、北溪交汇处的东侧,是三岔河附近的水陆枢纽,自古以来便是漳州平原对外的窗口,江东桥、福建省第一条铁路漳厦铁路均从此过。
1949年以前,“石角东”便已经成为海内外客商的聚集地,即使在今天,三地仍是角美地区人口聚集度最高的区块中心,石美街、角美街、东美街,以及各种闽南口味的点心、特产仍是三地持续输出的招牌。
石角东的出现,绝非偶然,他们事实上是宋元明三朝在角美地区乡镇级单位“里”、“都”的行政中心。
历史上,角美分属龙溪和同安两县,在宋代,龙溪片区与海沧、龙文等同属于永宁乡,其中东尾片区与紫泥镇同归海洋上里,石尾片区属海洋下里,而同安片区的角尾和龙池则属明盛乡积善里。
到了明代,海洋上里改为龙溪县二十八都,海洋下里龙溪县为二十九三十都,其所属区域基本未变,而角尾片区属同安县积善里十九都,龙池片区属同安县积善里二十都。
到了1958年,合并后的角美地区分属于东美乡、石美乡、角美乡和鸿渐乡,最后于1959年统归于角美公社,至此,角美正式定型。
mmexportc438ec9bf8fb8ca1448ea31315ae8bbd.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2 08: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2 09: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夹在龙溪和海澄的一块飞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2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作者太厉害了。对闽南历史很久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2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没传全,这个形容很贴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08: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迪迪古风 于 2020-11-21 08:10 编辑

原创推荐 | 角美的前世今生(二)“积善里、海洋里”古今地名考
角美地名之于角美镇,仅在于行政区划的自然演变,并不适用于描述角美镇的历史积淀,真实的角美,其历史之悠久,至少可追溯至唐代漳州的建立。
角美,历史上一直与漳州龙溪县同存在,最迟在北宋时期,龙溪县东部沿江、沿海地区便已设置了永宁乡。
其中位于府城以东、三岔河以西的部分属唐化里,乃陈元光为汉化蛮獠而设置的汉蛮居住区;位于漳州极东、与嘉禾屿隔海相望的海沧地区为新恩里,从名字上看可能与唐化里相似,用于汉化疍民的行政区;而居二者之中的角美,原为海洋里,后因人口增长再分为海洋上里和海洋下里,以海洋之名,而未显露恩威,或许这便是角美开化足够早的侧证。
角美留给我们的、有系统的区划内容并不太多,较为完整且年代较早的,当属明嘉靖初年的《龙溪县志》,从中我们可以理清海洋上、下里的大致范畴,也可以初步了解几个主要的村落古今地名演变的脉络,与之形成反差的积善里,则相对寥落了许多。
一、海洋上里,二十八都,东尾片区
龙溪县二十八都共辖十二社,除紫泥所辖的许茂洲社、乌礁洲社、深泥社、乌泥仔社等四社外,其他八社均在角美境内,其范围包括今日的江东良种场、吴宅、坂美、沙洲、课堂、东美、恒苍、玉江、流传等村。
江东社,即今江东桥东侧,相当于后井社,以九龙江之东得名;澳头社为课堂村澳头社,以地理名;文甲社为东美村南园社,据说源自释褐状元黄思永的功名,或源自文甲山;坂尾社为坂美村,坂指代山坡,因地形名;勾东岑山社,勾东即九冬;东山社,非今日的东山村,而是东美村的山腰社,至今尚有东山庵;玉洲社即玉江,玉江本来是和沙洲相似的河中岛屿,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持续,河道被填土或淤积而渐成陆地;北边社,又称刘端,即今流传村。
二、海洋下里,二十九三十都,石尾片区
龙溪县二十九三十都共辖十五社,均在角美境内,其范围包括今日的龙江、龙田、田里、铺透、洪岱、福井、苍坂、上房、内丁、石厝、东山、沙坂、杨厝、埔尾、蔡店、石美、埭头、南门、西边等村。
福井社,至今未更名,一说是杨厝村过井社早期的称谓;白石社,主要为埔尾,早期范围更广,如丁厝丁氏也称白石丁氏;沙坂社亦未更名,以其陈氏开基祖来自海沧沙坂(今后井)而沿用原乡名;四望山社为东山,登上东山村内的龟山,可一览角美四面无遗,故而此山被称为四望山;乌屿社即壶屿,包括整个西边村,壶屿本是河口岛屿,后来雅化为壶屿,元代修建的壶屿桥为龙同两县的界桥;石尾东、西、北、中等四社即今石尾村东门、西门、北门社,石尾南社因填海而成就了南门村和埭头村,后二者旧称霞园,其源头来自明代的石尾城,时辟有四门,百姓高度聚集,位居角美第一;洪埭社,即洪岱的原称,其本字还有另一种写法“红地”,与闽南地区高频的“洪塘”如出一辙,都出自红土的引申,洪岱也有鸿山的雅称;新埭上、下社,即今石厝,系泗州洋围埭造田后的产物,因石氏开基于此,也称石埭或石厝新埭;青洋社即青洋,或青阳;橄榄屿社即田里村,唐宋时也称广览屿。
从橄榄屿、洪埭、新埭到石尾、乌屿,其一马平川、河流遍布的地貌,已然告诉我们,这里在不远的过去曾是宽广的海湾,其宽度之大较之北溪更甚,故而这里成了漳泉两府分家时的天然界限,那时同安积善里和海沧所形成半岛地形较今日更为突出。随着海湾的消失,角美三地融合为一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三、积善里,十九都(角尾片区),二十都(龙池片区)
同安县属的“都”较之龙溪县更为浮滥,在很多时候,其规模仅相当于龙溪县的社。特别是泗州洋还具有相当规模时,文圃山西侧仅山脚咫尺之地,所能容纳的人口并不太多,唯有文圃山以南的龙池还算的上一方热土。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积善里在角美的分布主要在龙池一带,其范围包含今日的社头、锦宅、桥头、鸿渐、金山、白礁等村。
按康熙《同安县志》载,积善里十九都辖两个社,二十都辖三个社,其中沈宅社即锦宅,以沈氏始居得名;岭后即社头的新、旧岭后;白礁社未变,与青礁相对,源自沿海礁石颜色的差异;苏释社,即苏店,因灿坤建设而消失,相当于白礁村潘厝社;冲龙社,即充龙,也称榕头,是龙池一带与海洋渊源最深的社,从明代开始便是深入参与海洋走私和贸易的重要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08: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嘉靖年间漳州府龙溪县二十八都、二十九三十都古今地名对照及位置图

清康熙年间泉州府同安县十九都、二十都古今地名对照及位置图
mmexport1605225709525.jpg
mmexport160522570151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0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石角东位置示意图
宋代角美区划示意图
明代角美区划示意图(未涂颜色处属同安县积善里十八都)
mmexport1605225896905.jpg
mmexport1605225955263.jpg
mmexport160522598523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08: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昔日龙溪县与同安县的分界-壶屿桥
mmexport160522622546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3 0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1 08: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迪迪古风 于 2020-11-21 08:02 编辑

原创推荐 | 角美的前世今生(三) 令人叹为观止的开漳姓氏
在闽南第一次出现在中原王朝的视野时,官军在漳州地区的驻扎地便仅限于柳营江畔,即今东尾片区;至唐高宗时期,开漳的第一批将士,也是陈兵于江东与蛮獠隔江对峙,显然,那时候的角美已然是中原势力进入漳州的桥头堡。
更难能可贵的是,角美向东连接了闽南开化最早的晋江流域,向西又拥有闽南径流和长度均最大的九龙江,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条件,注定了角美“无敌”的人口吸附力,也难怪角美在开漳姓氏开基方面,拥有令人赞叹的实力。
角美北部背靠巍峨连绵的天成山,西面为九龙江北溪干流,东面为文圃山,南面为北溪和西溪汇流后的北港,天然的山水造就了角美相对封闭而又轻易连接东西南北的枢纽格局。
在泗洲洋还是一片汪洋时,角美的东面事实上仅止步于泗洲洋,以丁厝山、横山为中心的角美以其海陆交通干道的地理优势,从“插柳为营”的“南朝以来”,到“蛮獠啸乱”的“永镇斯土”,成为了中原人到漳州繁衍生息的第一站,时至今日,我们所能追溯的闽南各姓氏第一人,大多来自唐代,而漳州地区主要来自开漳派,其中最先肇基角美者,至少八人。
一、鸿山蔡氏,开漳派,蔡彧
蔡彧,字德明,固始人,娶陈政兄陈敏之女。据传随魏妈入闽驰援陈政,按光绪《漳州府志》卷二十二兵纪一载时为府兵队正,后奉命镇守江东四望山(今东山村龟山),开基洪岱,子孙称“鸿山蔡氏”。时至今日,洪岱已无蔡氏聚居,但尚有蔡氏大宗祠济阳堂存焉,后被蔡氏后裔推为漳州蔡氏总祠,内祀蔡叔度、蔡允恭、蔡德轩、蔡德明、蔡新等历代蔡氏祖先。唐右卫将军蔡德明墓在铺透村,墓前有“唐开漳始祖德明蔡公墓道”碑及清蔡新拜题的《重修洪岱祖祠小引》,角美后裔主要分布于蔡店、沧里等社。
二、西安林氏,开漳派,林孔著
林孔著,字秉序,号鼎峙,固始人,娶陈政第九女。随陈政第一批入闽,按光绪《漳州府志》载时为军谋祭酒,陈政死后,继续辅佐陈元光直至漳州建立。功成名就后,林孔著定居江东西安(又称西庵),即今吴宅顶社,晚年隐居山林,建有仰孟岩,其死后即葬于岩侧“知高垄”。南宋绍兴年间,其后裔将其迁葬至浦南龙峙山三片石下,穴号“渴马饮泉”,又名“飞凤衔书”,墓碑刻有“唐开漳军咨祭酒林府君墓”,子孙后代遍布漳潮,角美后裔主要分布于吴宅、福井、恒苍、过井、蔡店、山头等村社。
三、榴阳郭氏,开漳派,郭鱼
郭鱼,一作郭益,又名郭淑,字里之,后世称十二使公,固始人,随陈氏入闽,按光绪《漳州府志》载时为府兵队正。漳州成立后,郭鱼开基榴阳,筑埭为田,所修埭岸称“郭埭”。时角美横山称榴山,其所居位于山南,故称榴阳,榴于后世逐渐演变成“刘”、“流”,因而榴阳也称刘端、流传。元末兵乱,榴阳郭氏曾避乱入海,至明初分居闽南各地,其中一支回迁榴阳繁衍至今。郭鱼墓葬位于榴山前、岑兜社后,地名荔枝林,碑刻“唐十二使祖”,角美后裔主要分布于流传、锦湖(寮东、寮西)、顶围、下围等村社。
四、乌浔汤氏,开漳派,汤智
汤智,固始人,随陈氏入闽,按光绪《漳州府志》载时为府兵校尉,同期其弟汤公简为府兵队正,兄弟二人随后开基江东乌浔坑,成为汤氏开漳始祖。至八世,子孙分居两处,其一迁往漳浦,成为云霄汤氏开基祖,其二在江东辗转迁移,最终定居青阳社。乌浔坑相当于今日的吴宅村湖任社,已无汤氏居住,汤智墓位于附近“青蛙捕食”穴位,汤氏后裔历年均有重修和祭奠,角美后裔主要分布于东山村青阳社。
五、白石丁氏,开漳派,丁儒
丁儒,字学道,一字维贤,其先济阳人,迁固始,娶曾溥女。早在陈政入闽之前,唐高宗便派曾溥入闽绥镇,丁儒即其幕僚跟随入漳,后又辅佐陈政、陈元光父子平乱建漳,故光绪《漳州府志》陈氏府兵将领中未见其名。按元释谒状元黄思永为《白石丁氏古谱》所作序称,漳州成立后,丁儒为漳郡别驾,授九承事郎。去世后,与妻合葬于丁原坑,上书“唐承事郎丁公暨宜人曾氏墓”,角美后裔主要分布于丁厝,后世也有人根据丁氏古谱推算丁儒为北宋时期人物。
六、篁坑黄氏,漳派,黄文夔
黄文夔,字昌瑞,讳天祥,固始人,唐元和年间奉命入漳为官(传为漳州总管),后定居江东篁坑(石尾东门)。黄文夔生有三子,长传度,居苏州,为苏派祖;次传护,居漳州篁坑,为漳派祖;三子传保,居潮州,为潮派祖,三派因之称为“三黄”。三黄派也因黄文夔曾祖、同知枢密院事黄杰称“黄杰派”,于漳州亦称篁坑黄氏,为角美望族。黄文夔墓在海洋里三星石下,无存,但其曾孙黄兴嗣衣冠墓却完整保留于石美社西庵埔,其墓碑写有“唐故兵部员外郎转南安副都护充经略招讨处置等使兼福建八路大提点事赐紫金鱼袋黄公之墓”,从其行状也可知其曾祖黄文夔、祖父传护的履历,“四世镇临漳,五世乐土俗,卜迁龙溪之海洋”,角美后裔主要分布于石美东门、锦宅、西边、桥头等村社。
七、石美阮氏,开闽派,阮溪渊
阮溪渊,原籍陈留,迁固始县,唐广明年间随王绪、三王入闽,后定居石尾为漳州阮氏始祖。阮氏所居,现属埭头村阮厝社,宗祠堂号为“世德堂”,为九龙江流域阮氏渔民的祖籍地,其后裔也经过海路遍布东南沿海,包括琉球群岛,据说那霸市阮氏后裔人数达2万余人,角美后裔主要分布于埭头阮厝。
八、广览屿侯氏,开闽派,侯祚昌
侯祚昌,固始人,以裨将身份跟随王绪、三王入闽,王审知为闽王时,升侯祚昌为节度使判官,镇守泉州,因之居晋江县廿一都金狮沙,后迁徙至漳州龙溪县广览屿,即今角美田里村,古时亦称橄榄屿。侯氏于广览屿居八世,渐成规模,后陆续迁出,时至今日仅少数留居田里,侯祚昌墓未留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1 0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角美开漳姓氏分布图
mmexport160591689846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1 0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推荐 | 角美的前世今生(四)——十路“诸侯”逐鹿角美
福建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表现,主要有二:其一,因山多而成了乱世桃源,这是吸引人口入住的基本条件;其二,因近海而为富余的人口找到了谋生的出处,这是求发展的方向。
二者的结合,便是福建从无到有,从有到繁荣的保障,而角美的履历不仅按这一脉络展开,而且发挥到了极致。
角美的地貌,可谓六山二水二分田,其北部为高耸连绵的群山与长泰几乎隔绝,其南部和西部则为径流巨大的九龙江,以中部的横山、丁厝山及泗洲洋为界,角美可分为西中东三部分,估略相当于过去的海洋上里、海洋下里和积善里;若以山水之别分,则角美可分成沿山和沿江两个分布带。
以上两种分法,出发点各不相同,前者为了行政管理的平衡,兼顾了山水的占比,主要用于划分行政区;后者可通过分析地理条件的异同,透过经济和文化的表象,发掘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这便是本节所要探讨的重点。
沿山与沿江分布带之间有着天然的山地隔离,其中沿山带主要为山谷盆地,由西向东依次为吴宅片区、东山片区和角尾片区,古往今来都是漳州通往省城的官道,其西即福建四大古桥之一的江东桥。
沿江带则为背山靠水的山坡邻水平原,由西向东依次为东尾片区、流传片区、白石片区、石尾片区、桥头片区和白礁片区,中间经壶屿有所中断,壶屿以东为海,水质咸淡相间,以西为江,淡水为主。
两个分布带最终在锦宅片区相遇,姑且称之为角美的“十路诸侯”,他们便是角美最先迎来居民的优选之地。
早在陈氏开漳之时,角美当地主流的生产活动以农耕为主,那时的移民们对于海洋的认知仍是肤浅而片面的,故而沿江、沿海一带尚且掌握在土著的疍民手中。
因此,当征蛮的将士选择在角美镇守和落户时,他们往往优先选择官道所在的沿山分布带,那里有溪流和山田,足以保证他们从北方带来的农耕技术和工具得到发挥。
故而最先落户角美的开漳将士中,职位较高的林孔著、汤智选择了当时位置最佳的吴宅片区,这里既有足够的平地和大江,又靠近行政中枢,而蔡德明和郭鱼则继其后选择临近的鸿山和榴山之南,四者就好比春秋时期获得较大封地和爵位的诸侯,抢得了先机,而剩下的区域则由后来者慢慢填空。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东美和流传片区,按今日角度看,该区域南临大江,北靠低山,条件十分了得,为何在唐代未能优先吸引人口入住?原因便在沧海桑田的变化,在不久的过去,东尾、玉江和流传本是河中沙洲,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沙洲的北航道慢慢淤积成小溪,这才使得该区域与大陆相连,成了鱼米之乡。
到了宋代,情况则大不相同。此时角美人口开始飙升,特别是原本不受青睐的沿江分布带,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这得益于以泉州为代表的闽南海洋贸易的蓬勃发展,就好似战国时期,因铁器的普及,生产力得到提升,后来者也能够在先进的生产工具作用下大步赶上。
闽南人的形成,从五代开始,也是从那刻开始,他们在农耕文明的底子里融入了浓烈的海洋基因,向海进发成了闽南人谋取发展的另一条阳光大道。拥有曲折海岸线和江岸线的角美,自然会在这轮发展中取得先机,于是人口也相应地在东尾、流传、石尾、锦宅、桥头、白礁等沿江、沿海地区聚集,角美沸腾了。
与海沧各村社姓氏大多来自元明交替时期不同,角美的姓氏在各个朝代均有相当分量的体现,这说明千百年来角美社会相对稳定,百姓互迁有无乃是基于自然变化。
如角尾片区,是漳州通往泉州、福州的必经之路,是陆路的枢纽和代表,其姓氏宗族以泉州籍为主体,体现了移民输入的方向性,符合福建乃至中国的移民趋势。
石尾片区,是角美中部连接江、海、陆的中心,清一色的漳州籍,始居年代亦相当久远,移民有陆海两个方向,显然,他是漳州对外输出、对内联系的窗口,是漳州海洋性格的绝对体现和海路的代表。
东尾片区,在吴宅片区的基础上增加了水路的要素,因其地处西溪、北溪交汇处,东向连接泉州,北向沟通龙岩、汀州,西向对接漳州平原,典型的水上要塞和转运中心,是水路的代表,其移民也体现了“大杂烩”的特色,不仅漳泉各有分布,甚至福州、莆田移民也有极大的占比。
以上陆、海、江三路便是角美地区“石角东”形成的地理支撑。
以“石角东”为基础,理解其他七路诸侯也就水到渠成了。
东山片区与角尾片区山水相连,与石尾片区略隔丁厝山,随着泗州洋的淤积,其与角尾的联系更加紧密,其姓氏最终以泉州为主、漳州为辅。
白石片区和流传片区,位于横山、丁厝山之南,是完全的沿江风格,在表现上自然是走的石尾路线。
吴宅片区,是在东尾风格的基础上增加了封闭的比重,莆田籍和漳州籍不相伯仲。
锦宅、桥头和白礁片区地处漳州极东,历来归属泉州管辖,漳泉分别在地理和行政上各自占优,其中桥头近石尾为典型的漳派,锦宅虽皆为黄姓,但却分属石尾的三黄和同安的金柄,白礁片区也同样漳泉各半。
副本:如不考虑地理位置的相似性,十路诸侯可参照春秋战国诸侯的方式将之一一匹配。
(一)秦国:角尾片区,先是地处不起眼的位置,龙溪头同安尾,爹不疼妈不爱的,翻身一统角美。
(二)楚国:石尾片区,处于南部,地理位置佳但在早期不明显,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实属无冕之王。
(三)晋国:吴宅片区,原本是地缘优势最佳的区块,也算是含着金汤匙出世的上上之选,无奈分属区块成长太快,喧宾夺主。
(四)赵国:东尾片区,尽管偏居西隅,但能像赵国胡服骑射一般充分吸收九龙江的养分迅速成长为庞然大物,与角尾、石尾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五)齐国:白礁片区,地处极东,既有渔盐之利,又有山水佳境,地势平坦、交通发达,本应是庞然大物的存在,却与世无争,其所在的龙池也俨然与角美并列的“东帝”。
(六)燕国:锦宅片区,原本山海相交之地,在角美早期的历史中存在感不强,但时至今日,其所存在的人文景观和故事却是不可轻视的存在。
(七)韩国:东山片区,角美的几何中心,多路诸侯的碰撞中心,随着泗州洋的消失,这里成了新角美的开发热土。
(八)吴国:白石片区,开始年代早,依靠早期人物的耕耘,硬是将盐碱之地开发成粮仓。
(九)越国:流传片区,水泽之地,昔日为草莽,今日人丁兴旺,与吴国一同偏居一隅,留下了不少精品的桥台古迹。
(十)中山国:桥头片区,地域不大,宗族势力不强,夹在诸多强邻中,经过几十世与江海的拉锯,才成就了今天水退陆进的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1 08: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沿江与沿山分布带示意图
开漳姓氏分布图
mmexport1605917237001.jpg
mmexport160591726825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1 1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今日头条上看到过这文章,还有很多关于龙海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GMT+8, 2024-4-30 04:12 , Processed in 0.08185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