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551|回复: 1

漳州在历史上为什么被称为佛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8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漳州佛教寺庙的增减情况。
据明万历年间修成的《漳州府志》记载,漳州自古就被称为“佛国”,自唐代垂拱二年漳州建制开始,一直到元代,漳州境内寺庙数量多达六百余所。至明万历年间,虽然漳州佛教寺庙已经荒废了许多,但仍有开元寺、南山崇福寺、净众寺、法济寺、龙山寺等五大名刹尚存。

明代以前,漳州境内可考的寺院共有509所,如果再加上庵、宫、庙等佛教场所,那恐怕得有好几千所。漳州在唐开元时期才开始统计人口数据,到宋代人口达到顶峰。从宋代漳州的人口数据来看,平均220户,315人便拥有一座寺院。如果以明万历《漳州府志》所记载“自唐至元,漳州境内的寺院多达六百余所”来估算的话,这个平均人口占寺院比例只会更高。所以从唐代到北宋这一段时期的情况来看,漳州被称为“佛国”确实是名副其实。

二、漳州寺院经济发展状况
两宋时期,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南方地区开始迎来经济快速发展期。在寺院经济的发展上,福建路在宋代位居全国之首,而漳州又在福建各个郡中处于领先地位。据宋人韩元吉的有关记载,在闽南八州中,上四州寺院所拥有的财产不如下四州,而下四州中尤以“佛国”漳州为最。

作为农业社会中的重要生产资料,田地的占有量是衡量寺院经济强弱的重要指标。关于漳州的寺田占有量,现存可考的史料最早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的《漳州府志》。据其记载,明万历年间五大禅寺的田地占有量约为1065顷,而明代漳州的田土总量为12380顷,这意味着五大禅寺的田地占有量约占漳州府田地总量的十分之一。这还只是明末漳州“佛国”之称名存实亡的数据,如果是在两宋鼎盛时期,这个比例只会更高。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如此庞大的寺院产业从何而来?
据有关史料记载,漳州寺院的大量田产主要来源还是当地官府的赏赐。其次就是来自信徒的捐赠。闽南地区信教习俗由来已久,佛教在此地群众基础雄厚。另外由于各朝帝王大多推崇佛教,所以寺院僧人往往在政治经济上都拥有特权。因为享有特权,所以有些百姓就将田产“诡寄”于当地寺院,久而久之,这些田地就成了寺院的永业田。
一方面,强盛的寺院经济促进了漳州“佛国”的崛起与发展;另一方面,后来由于寺院经济的不断膨胀,以至于影响到地方财政的税收,乃至社会的稳定,所以统治者不得不逐渐打压、削弱寺院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漳州“佛国”的衰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漳州在历史上为什么被称为佛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GMT+8, 2024-5-21 00:26 , Processed in 0.06556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