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757|回复: 15

八闽骄傲陈振龙!最不应该被遗忘的福建人,功在千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6 2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崛起东南 于 2021-11-26 22:32 编辑

陈振龙,福州长乐人,引进番薯种植,救了无数人的性命,比袁荣平还伟大,我们福建人谁没拿番薯充饥货?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最大的功德莫过于救人于命,陈公功德无量!
       陈公生平经历。生平经历
他上世业儒,自幼吟读诗书,年未二十即中秀才,后厌倦科举,弃儒经商,移家于闽县南台达道铺,并随众商人赴吕宋(今菲律宾)经商。
在吕宋,振龙见当地朱薯遍野,并了解到此薯耐旱、高产、适应性强,生熟皆可食。遂学习种植法,出资购买薯种,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密携薯藤,避过出境检查,经7昼夜航行回到福州,即在住宅附近纱帽池边隙地试种。振龙让其子陈经纶向巡抚金学曾呈报吕宋种植朱薯之利。金学曾令其觅地试种。振龙父子即依照土人传授种植之法,在达道铺纱帽池舍旁空地试种。4个月后,朱薯收获,可以充饥。金学曾遂通令各地如法栽种,大获丰收,闽中饥荒得以缓解。
      真是我们八闽的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7 0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传说出自陈振龙后代编著的《金薯传习录》。

关于祖先引进番薯的传说并不是福州人的专利,泉州晋江安海人苏得道也被认为是引进番薯第一人,比福州人早。

只不过福州后人特意写书叙述比较详细,所以流传开了,不是只有福州人引进过番薯,也不是福州人不引进番薯就没人能引进番薯了,你能引进别人也能,这不是唯一特权专利


福建晋江暂且不说,关于最早引进番薯的人广东人也有意见,关于广东人最早引种红薯的记载

广东人最早引种红薯

嘉靖年间成书的《广东通志》物产部分记载,广东薯类植物包括红薯、甘薯、甜薯和山薯。当时说的红薯并不是现在的红薯,但甘薯则极有可能指的是红薯。《广东通志》成书于1558年,如果该书里的甘薯确指红薯的话,那么在福建人陈振龙在1593年从吕宋往福建引种红薯之前,就已经有广东人引种红薯了。

成书于宣统年间的《东莞县志》物产部分有更详细的记载:早在万历八年,也就是公元1580年,一位名叫陈益的东莞海商把番薯(即红薯)引入国内。

如果说《东莞县志》成书较晚,可能有编造的成分,那么请看明朝史学家苏琰在《朱薯颂》里所写的一段话:“甲申、乙酉间,漳、潮之交,有岛曰南澳,温陵洋舶道之,携其种归晋江五都,乡曰灵水,种之园斋。甲午、乙未间,温陵饥,他谷皆贵,惟薯独稔,乡民活之薯者十之七八。”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万历十二年和万历十三年之间,福建泉州的海商于南澳岛上作短暂休整,在岛上发现了红薯,遂引种到晋江县灵水乡,进而推广到临近乡村。后来到了万历二十二年和万历二十三年之间,泉州闹灾,粮食欠收,只有红薯依然丰产,泉州的大部分农民靠红薯挡饥,安全度过了自然灾害。

万历十二年即1584年,万历十三年即1585年,根据苏琰的记载,在1584年年底和1585年年初的时候,泉州海商从南澳岛上引种了红薯,这一时间依然比陈振龙从吕宋引种红薯要早八九年。

另外我们知道,南澳岛以前分属闽、广,现在属于广东,既然泉州海商是1584年和1585年之交在南澳发现红薯的,说明广东居民引种红薯的时间一定早于1584年。据此推论,《东莞县志》里东莞海商陈益早在1580年就从吕宋引种红薯的记载应该属实。换言之,从现有文献来看,红薯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并不是传说中的1593年,而是1580年;最早引种红薯的大功臣也不是福建人陈振龙,而是广东人陈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7 08: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引进的还有马铃薯,玉米,辣椒,据说辣椒对性功能有很大帮助,难怪四川人那么会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0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战马之甲 发表于 2021-11-27 08:00
这个传说出自陈振龙后代编著的《金薯传习录》。

关于祖先引进番薯的传说并不是福州人的专利,泉州晋江安 ...

福州人不引进别人也会引进。这种逻辑站的住脚?这是典型的无功论。没有袁荣平,也会有别人进行杂交水稻。没有陈嘉庚捐款,也会有别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广东浙江都说海丝比泉州早,没有泉州也会有其他城市,泉州没啥了不起的,别天天海丝核心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7 1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崛起东南 发表于 2021-11-27 08:49
福州人不引进别人也会引进。这种逻辑站的住脚?这是典型的无功论。没有袁荣平,也会有别人进行杂交水稻。 ...

拿陈振龙比袁隆平够格?

番薯是陈振龙研发出来的?

晋江供奉的番薯公是苏得道,关陈振龙什么事?
广东记载的引进番薯第一人是广东人陈益!

时间都比陈振龙早


没有陈振龙我们就没有番薯吃了?就不知道番薯是什么了?对我们来说没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7 1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崛起东南 发表于 2021-11-27 08:49
福州人不引进别人也会引进。这种逻辑站的住脚?这是典型的无功论。没有袁荣平,也会有别人进行杂交水稻。 ...

1563年的《大理府志》和1574年的《云南通志》中,均记载有甘薯的踪迹。在《大理府志》中,更是列有薯芋之属五:“山药、山薯、紫芋、白芋、红芋”,说明在十六世纪中后期,番薯就已在云南境内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7 10: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崛起东南 发表于 2021-11-27 08:49
福州人不引进别人也会引进。这种逻辑站的住脚?这是典型的无功论。没有袁荣平,也会有别人进行杂交水稻。 ...

陈振龙是福州地区最早引进番薯的人,但不是福建或者全国最早引进番薯的人,他有传播过番薯种植,但不是唯一传播番薯种植的人,只是其中之一


当地供奉“番薯公” 已有六百多年

初到苏厝,发现这个地方与普通的闽南村落并没有什么两样。路边农田纵横,不少田地里种着番薯。在重重叠叠的民居建筑深处,立着一座龙泉宫,面积不大,不算起眼。

据龙泉宫碑记和苏厝当地乡贤编撰的《苏厝乡土志》记载,龙泉宫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苏得道倡建,初名隐珠宫,时先祀奉武安尊王。永乐十七年(1419年)悉遭焚炬,顿成瓦砾。永乐二十年(1422年),曾瓞远独资千金再造此宫,重塑神像。延至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该宫遭倭寇焚毁,从此荒废时达150多年之久。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再由乡贤及乡亲集资重建。因宫西畔有一泉眼自溢而出,形似茶壶倒水,水清甘洌,四时不凅,称之“龙泉”,故宫易名“龙泉宫”。越年竣工,同时副祀奉苏得道夫妇、曾王公、保生大帝等。

倡建寺宫的苏得道(字达德,府庠生,1317年—1397年)和他妻子的雕像,600多年来一直在宫中保存至今。而当地村民都亲切地称这两座神像为“番薯公”“番薯妈”。

苏得道夫妇像很受当地人的敬重,被珍藏在宫中,不时有村民过来奉上贡品进行拜谒。据介绍,这两座像历史久远,一度磨损到失去色彩,到2009年,有村民捐款为其重塑金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7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进有屁功劳?研发才是真本领。引进就好比去外国旅游,购买一些国内没有的商品,无需智商和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15: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zkmkr 发表于 2021-11-27 14:39
引进有屁功劳?研发才是真本领。引进就好比去外国旅游,购买一些国内没有的商品,无需智商和奋斗。

引进救饥饿没什么功劳?你祖辈都有挨饿吃番薯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7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进的人一大堆,这个不引进那个必引进。但研发的人一大堆,能研发出来的没几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7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谁先引进,番薯的功劳很大。它救了很多中国人,几十年前福建人还靠它不挨饿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19: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zkmkr 发表于 2021-11-27 17:16
引进的人一大堆,这个不引进那个必引进。但研发的人一大堆,能研发出来的没几人。

不可理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19: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zkmkr 发表于 2021-11-27 17:16
引进的人一大堆,这个不引进那个必引进。但研发的人一大堆,能研发出来的没几人。

打个比方,不要生气哈。你养父养母把你拉扯大,我说他们功劳大。你能说养父养母一大堆,谁都能养,研发的才伟大,你亲爹亲妈才伟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7 2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崛起东南 发表于 2021-11-27 19:49
打个比方,不要生气哈。你养父养母把你拉扯大,我说他们功劳大。你能说养父养母一大堆,谁都能养,研发的 ...

那是福州人的养父,在泉州人家说番薯公,番薯母是指苏得道夫妻俩,在广东人家只知道陈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8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贪官最爱从国外引进设备了,当然那个时候引进可能确实是为了乡亲,但确实没什么了不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GMT+8, 2024-5-17 03:15 , Processed in 0.07971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