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949|回复: 7

洪卜仁: 解放前厦门的钱庄和银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30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放前厦门的钱庄和银行
洪卜仁

       钱庄和银行是旧中国金融业的一对“骄子”。1949年上半年,厦门有钱庄三十多家,银行二十多家,当时厦门岛上住民不到十八万人,“依人口计算,每七千人中就有一家银行,破世界银行密度。”(注1)的记录
一、    厦门钱庄业的兴衰
          现代银行出现以前,在我国起着调剂金融、活跃社会经济作用的是钱庄。厦门钱庄存在的历史约二百年。
清朝中叶的乾隆、嘉庆年间,厦门通用制钱。白银和洋元先得兑换制钱,才能在市场上买卖东西。就这样,经营白银、洋元兑换制钱的钱店,便应运而生。鸦片战争后,随着厦门国内外贸易的繁盛,钱店逐渐发展成为钱庄,也有叫它银号的。
厦门早期的钱庄多数是独资经营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厦门钱庄与银号、票号三种名称并存,规模较大的有汇昌钱庄、厚诚钱庄、源通银号和蔚泰厚、新泰厚两家山西票号(注2)。清末民初的钱庄,有洋溢、金宝和、永富、鼎元等二十多家,资金自数百元至上万元不等。当时的钱庄,以经营者财产的多寡为信用的基础,除办理存放款业务,有的还兼营汇兑、茶叶出口贸易等业务。
           到了本世纪二十年代,厦门进行市政建设,开辟马路,兴建洋楼。华侨纷纷汇款投资地皮、房产和工商企业。大量侨资涌进厦门,经济繁荣、存款猛增,对富商巨贾产生强烈的刺激,新开业的钱庄犹如雨后春笋。1930年前后,钱庄公会拥有会员八十七家,近似兑换店性质而没参加公会的小钱庄,还有三十多家。这一百多家钱庄,主要集中在今天的海后路、中山路、水仙路、镇邦路和大同路靠海口地段,也有十来家分散在洪本部、打铁街和磁街一带。它们多数是合伙经营的,资金多者上百万元,少者仅几百元,悬殊很大。各钱庄根据本身资金的厚薄和活动能力的强弱,分别经营活期、定期存款;信用货款、抵押货款;信用透支、抵押透支;同业拆放以及香港、上海、福州、汕头与厦门间的汇兑;买卖黄金、白银、外钞,投资房地产;代理国家银行和商业银行发行钞票;零星兑换外钞、银元,代售轮船客票、航空奖券(彩票)等等业务。资金雄厚的钱庄,一般营业设在二楼,但也有兼设门市的。
             二十年代,作为社会经济枢纽的银行已相继设立,但钱庄的业务并不受影响。厦门钱庄之所以能存在甚至发展,是因为它们具备比银行更为优越的条件,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银行刚诞生不久,人们对它还缺乏充分的认识,尽管它的资金大大超过钱庄,但制度较严密,手续较麻烦,而钱庄历史久远,重视信用,已取得商家、客户的信赖。加上钱庄的营业时间长,星期天和假日照常开门,对客户热情,存放款手续简便,因此受到商家、客户的欢迎,乐于光顾。
            第二、钱庄聘请熟悉市场情况的人员当跑街,经常到有关往来的商家、客户串门,联络感情,招揽生意。商人普遍认为向银行贷款要抵押品,有损体面;钱庄通过跑街掌握市场动态,了解来往商家的的资产、营业状况,主动贷款信用借款,吸收的存款有出路。
               但是,厦门钱庄业的黄金时代很快就消逝了。三十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延续了好几年,严重冲击东南亚华侨的工商业,百业惨淡,侨汇锐减,在侨资促进下繁荣起来的厦门市场,当然也走向萧条。原来从事房地产经营的钱庄,由于存款骤减,地价暴跌,银根周转不灵,继之又受到国民党政府实行新货币政策的影响,业务从此一蹶不振。1932年全市钱庄的营业,不及1931年的十分之六(注3)。据不完整的资料统计,1932年到1936年间,陆续停业、倒闭的钱庄达四十九家,其中资金十万到五十万的有:华侨兴业、同济、豫丰、裕孚、捷顺、鼎昌、中孚、炳记、盈丰、长裕、日兴等;资金二万元以上的有:美源、李民兴、懋成、银江、鸿隆、泰源、福成春、同恒昌、建源、瑞泰、巽成、裕大、晋元、利享、乾丰、振华、绵利、金汇丰、英合美等。此外,还有丰益、利川、万协美、信义孚、荣泰、裕丰、礼盛、源裕、光裕、震南、镒丰、泉厦、元享、永源、汇昌、信裕、永利、和源、成隆等。到了1937年,仅存四十家,全部资金法币一百五十万元。
            厦门沦陷期间,多数钱庄迁到“公共租界”的鼓浪屿,继续营业。抗战胜利后的钱庄,有华记、捷胜、泰兴、茂华、大川、协顺等三十多家,但大都资金薄弱,以经营外钞、银元的兑换为主,存放款和汇兑的业务极少。这一时期的钱庄,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外资银行
             1843年11月2日厦门因《南京条约》被迫开埠后,外资洋行、工厂与日俱增。1878年,英资的汇丰银行首先在厦门设立分行。它一直经营到1950年1月才停业,前后存在七十二年。
汇丰银行厦门分行,起先属香港总行直接控制,没有另筹资金,逐日收付,都当天转拨香港总行帐内。抗战胜利后,改由上海分行管理,才有独立的资金和账务。
              早期的汇丰银行厦门分行,主要业务是代收海关关税、吸收外汇、存放款和办理洋行押汇。它在厦门设立分行不久,就发行以西班牙洋元为单位的“银元钞票”,票面分为五元、十元、二十五元和五十元四种。到了八十年代中叶,它发行的“钞票”,“在厦门一隅,约有六七十万”(注4)。出口茶叶和华侨汇款,一律以汇丰的“银元钞票”支付(注5)。上海的《申报》曾作这样报道:来自侨汇中心之一的厦门的消息说,在1886年终一个月之间,由汇丰经汇的侨汇,“约有一百二、三十万元。”(注6)《台湾经济史初集》记载:“在台湾茶叶汇集出口的中心厦门,差不多全靠汇丰银行的通融周转,仅这一家银行的茶季贷款即高达百万。”(注7)1886年至1887年间,汇丰银行仅通过姓叶的买办和姓龚的“绅士”两人经手,就贷放厦门商人贷款二百多万两(注8)。由此可见,当年汇丰银行厦门分行存放款的业务相当活跃。
             清末民初,汇丰银行除丧失代收海关关税的特权外,其他业务仍然保持。嗣后,中国银行、华侨银行、中兴银行陆续在国内外许多地区成立机构,开展侨汇和外汇业务;逐步打破汇丰银行垄断侨汇和国际押汇业务的局面。抗战前,它的唯一优势,是凭借资金雄厚和厦沪间调拨灵活,把持厦门的申汇开盘。
            厦门沦陷,汇丰迁移鼓浪屿,业务紧缩。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与日军占领鼓浪屿的同时,汇丰银行被接管停业。抗战胜利后,汇丰的业务远较战前逊色,只剩少数洋行与它保持往来。
                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1899年9月,日本财团开设台湾银行,10月就在厦门筹办支行。1901年1月正式营业。台湾银行厦门支行办理中外汇兑,进行企业投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还发行票面一元、五元、十元和五十元四种银本位钞票,流通福建沿海各县。
               “五四”运动期间,厦门人民激于爱国热情,纷纷持着台湾银行钞票兑换银元,存户也争相提取现款,台湾银行储备的小量银元不足支付,因此钞票失去信用,逐渐在市面上消失。二十年代,日本加紧侵略福建的活动,厦门各界人民开展抵制日货运动,台湾银行业务一落千丈,1927年4月19日宣告倒闭。后来虽经改组复业,但厦门商户存有戒心,很少与它来往。抗战爆发,日侨撤离厦门,台湾银行也办理结束。
            1938年5月13日,日本占领厦门,台湾银行于6月6日复业,继又代理日本银行,沦陷期间,厦门的经济命脉全由台湾银行操纵。
               1918年12月,台湾金融株式会社在厦门设新高银行,1920年改组为商工银行,资金二百万元。新高银行同样受到厦门人民反日爱国运动的冲击,于1927年宣告停业。
            台湾银行、新高银行外,还有丰南信托银行和金融组合,也是经营银行业务的日资金融机构。它们的主要业务对象为日籍商行。厦门沦陷期间,它们成为台湾银行垄断厦门金融市场的工具。
              荷兰设在殖民地印尼的安达银行,1924年初派付经理前来厦门筹办分行,同年2月15日正式开业,宣布分行的资金是当时的中国国币六十万元。
                安达银行厦门分行的主要业务,是外汇买卖和经营进出口的银行业务,其次是存放款。它的存款以当年荷兰殖民地的归侨最多。安达银行在厦门不搞投资,从厦门吸收的存款,一律交爪哇总行处理。它还代理荷兰轮船的客运和货运,代办荷兰殖民地华侨的有价证券和遗产内调,收取手续费和保险费。
              太平洋战争爆发,安达银行和汇丰银行遭受同样的命运。抗战后,它的业务也不如战前,1948年8月停业,前后在厦门经营二十多年
              美资的美丰银行,总行在上海,1924年9月9日来厦门开设分行,因业务不好于1930年停业。
              厦门的英商德记、和记两家洋行,代理过英资渣打银行、有利银行,德商宝记洋行和英商德忌利士洋行,也先后代理过荷兰资本的小工银行。这些银行在厦门的主要业务是国际押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中国资本的银行
               中国资本的银行就其资金来源和业务职能,可分为国家银行,省、市地方银行、商业银行等等。厦门因为是华侨的家乡,又有侨资创办的银行。
                旧中国具有国家银行职能的,清代是大清银行,民国时期是中央银行和拥有大量官僚资本的中国、交通、农民银行。抗战期间日伪南京政府的中央储备银行,只在沦陷区行使国家银行的职能。上述国家银行,都在厦门设立分支机构。
省、市地方银行除一般银行业务外,享有代理省、市金库和发行钞票或辅币券的特权。福建的省银行,清末有福建银号,北洋军阀治闽时期有福建银行;国民党政府有福建省银行。各时期的省银行,也都在厦门设立分支机构,沦陷时期日伪创办的厦门劝业银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的厦门市银行,都属市级地方性银行。
下表是国家银行和省、市银行在厦门的分支机构开设,歇业年月:

行名
设立年月
歇业年月
备注
大清银行
1909,10,15
1911,11,21

中央银行
1932,11
1949,10

中国银行
1915,5,20

1、发行过印有“厦门”的钞票2192211月在鼓浪屿设办事处
交通银行
1934,10
1949,10

农民银行
1934,11
1949,8

中央储蓄银行
1942,11,16
1945,8

福建银号
1909,7
1911,11

福建银行
1914,10
1922

福建省银行
1936
1949,10
1949,7,9在厦门发行五分、一角、五角三种辅助券
厦门劝业银行
1940,2,16
1945,8
发行一角、二角、五角辅助券计585,517,22
厦门市银行
1946
194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前厦门的商业银行和侨资银行,多数兼营信托和储蓄业务。有的总行设在国外、省外,也有总行设在厦门的,它们设立的时间,有先有后,存在的时间,有长有短,再列表如下:

行名
总行地名
设分行年月
歇业年月
备注
中南银行
上海
1922,7
19531月与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合并成立公私合营银行厦门分行
1、华侨黄奕住占全部股份百分之七十五 2、发行印有“厦门”两字的钞票319347月在鼓浪屿设办事处
新华信托储蓄银行
上海
1934,8
19531月与中南银行合营

中国通商银行
上海
1934,6
1949,8

中国实业银行
上海
1934,7
19531结束营业

国华银行
上海
19328
19531结束营业

厦门商业银行
厦门
1920,6,1
1935
主要业务为房地产抵押贷款
中国工矿银行
上海
1946,5,10
1949,8
华侨资金约占百分之五十
华侨银行
新加坡
1923
现仍营业

中兴银行
马尼拉
1925,8,19
1949,9结束厦门业务
华侨李清泉、薛敏老、黄奕住等创办
集友银行
厦门
1946

华侨陈嘉庚创办从永安迁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的银行,在抗战前金融稳定时期,办理存款、贷款、汇款、进出口押汇、储蓄、信托、保险等业务,对活跃城乡经济、扩大埠际物资交流、发展对外贸易,繁荣侨乡和厦门经济,超过一定的作用(注9)。沦陷期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南、新华、国华、中国通商等银行,迁往鼓浪屿继续营业,但因厦门对外交通、贸易受阻,业务冷落。太平洋战争爆发,所有迁往鼓浪屿的银行宣告停业,而日本占领当局出自所谓“中日亲善”的政治需要,却批准“民营”的中南、新华、国华、中国通商这四家银行经营。1941年12月15日,四家银行同时复业。
             1942年7月1日,厦门的日本最高统治机关兴亚院宣布禁止国民党法币流通,并规定自7月8日起至7月23日止,凡持有法币的商人、市民,都得向银行兑换日伪中央储备银行的储备券,其比率为法币二元换伪币一元,以强制手段掠夺厦门人民的财富,严重摧残社会经济。这时期厦门的银行,名存实亡,没什么业务好做。
             抗战胜利初期,厦门与香港、东南亚和国内的交通逐渐畅通,市场复苏,商业日趋繁荣,战前各银行纷纷复业,国民党政府创办的中央信托局、中央合作金库和邮政储汇局,以及亿中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广东省银行也相继前来设立分支机构,还有开始筹备而尚未开业的四明银行等,合起来达二十多家,真是盛极一时。
             然而好景不常,由于国民党政府的滥发纸币,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百业萧条。1949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实施“币改”,取消法币,改为发行金圆券,强迫人民以三百万法币换金圆券一元,银行存款以金圆券折算登户,对老百姓进行豪夺巧取。厦门的中央银行自8月23日起执行新旧币兑换,但到了1949年5月,金圆券又宣告破产,再改为“银圆券”,但“银圆券”又遭到市民拒用。6月初,国民党的厦门市党政军民联席会议,只好作出允许市面使用银元、双毫(二角)银币和铜元的决定。就在国民党金融全面崩溃的时刻,控制厦门经济命脉的官僚资本“四行二局一库”,竟然争相大搞金融投机,攫取暴利,多数的商业银行,也跟着以金融投机为主要业务。当年的报纸,就曾经发表“社评”,揭发中央合作金库破坏厦门社会经济的罪恶行径(注10)。
            临近解放时,整个厦门市场陷入停顿状态,银行门可罗雀。1949年9月间,除中央银行、福建省银行和厦门市银行因国库、省库、市库关系不能关门外,其他银行全告停业。

注:
1、9:《解放前厦门金融业的概况》,载《厦门金融研究情况》总第85期
2:《申报》,1891年6月20日
3:《中国经济年鉴(1934)》,商务印书馆出版,(E)107页
4:、5、6:《申报》,1887年1月14日
7: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第113-114页
8:《字林沪报》,1887年4月15日
10:《江声报》社评《抗议国家行库抢购外币》1949年4月1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劝业银行发行的纸币


厦门劝业银行发行的纸币 1.jpg
厦门劝业银行发行的纸币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自己发行的辅币


厦门自己发行的辅币1.jpg
厦门自己发行的辅币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据时期厦门劝业银行广告

日据时期厦门劝业银行广告.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GMT+8, 2024-5-24 07:34 , Processed in 0.0769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